声明:明星、名人的八字及分析部分来自互联网、典籍等公开资料,部分源于反推,内容仅供参考。本站对其准确性、真实性不作保证。
杨士骧(1860-1909)字萍石,号莲府,清末直隶总督,北洋大臣。1860年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更楼东街。
原籍安徽泗州(今泗县)。其祖杨殿邦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任漕运总督,咸丰三年(1852年)卸任后,于淮安南门更楼东购置一宅院(今袜厂),遂定居淮安。其父杨鸿弼,“婴末疾不仕”,幼年即有残疾,把一生的精力均用在培养子女上,“生子八人,其五登甲乙科”。
杨士骧生于咸丰十年(1860年)庚申六月二十七日酉时。少年时,祖、父相继去世,家道中落,生活日益困窘,但士骧兄弟读书则益加勤奋。他16岁成了秀才,光绪十二年(1886年)中进士,入翰林院,选庶吉士,授编修,从此步入仕途。
光绪十二年(1886年)进士,。同年五月,改翰林院庶吉士[1]。光绪十五年四月,散馆,授翰林院编修[2]。后保升道员,补直隶通永道,擢按察使,迁江西布政使,调直隶布政使。三十一年(1905年)署山东巡抚。杨士骧为官,“以干练称于时”,短短十余年时间,他春风得意,成为清廷的高级官吏。巡抚山东近三年,政绩斐然,在此任上,他比较妥善地处理了“胶州湾事件”和“曹州教案”;又严法规治黄河,使山东数年之间再无河患。 光绪三十三年(1909年),杨代袁世凯为直隶总督。五月,猝卒于任,赠太子少保,谥文敬。归葬淮安马甸乡。 袁世凯曾说,“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,张幼樵、徐菊人、杨莲府,算三个全人,张季直算半个。”
原籍安徽泗州(今泗县)。其祖杨殿邦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任漕运总督,咸丰三年(1852年)卸任后,于淮安南门更楼东购置一宅院(今袜厂),遂定居淮安。其父杨鸿弼,“婴末疾不仕”,幼年即有残疾,把一生的精力均用在培养子女上,“生子八人,其五登甲乙科”。
杨士骧生于咸丰十年(1860年)庚申六月二十七日酉时。少年时,祖、父相继去世,家道中落,生活日益困窘,但士骧兄弟读书则益加勤奋。他16岁成了秀才,光绪十二年(1886年)中进士,入翰林院,选庶吉士,授编修,从此步入仕途。
光绪十二年(1886年)进士,。同年五月,改翰林院庶吉士[1]。光绪十五年四月,散馆,授翰林院编修[2]。后保升道员,补直隶通永道,擢按察使,迁江西布政使,调直隶布政使。三十一年(1905年)署山东巡抚。杨士骧为官,“以干练称于时”,短短十余年时间,他春风得意,成为清廷的高级官吏。巡抚山东近三年,政绩斐然,在此任上,他比较妥善地处理了“胶州湾事件”和“曹州教案”;又严法规治黄河,使山东数年之间再无河患。 光绪三十三年(1909年),杨代袁世凯为直隶总督。五月,猝卒于任,赠太子少保,谥文敬。归葬淮安马甸乡。 袁世凯曾说,“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,张幼樵、徐菊人、杨莲府,算三个全人,张季直算半个。”
1 个简析
该简析会员可免费查看,但请先登录或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