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明星、名人的八字及分析部分来自互联网、典籍等公开资料,部分源于反推,内容仅供参考。本站对其准确性、真实性不作保证。
本命例来自《千里命稿》。
颜惠庆(1877年4月2日—1950年5月24日),字骏人,出生于中国江苏省(今上海市)。毕业于上海同文馆,弗吉尼亚大学,中国近现代外交家、社会活动家。北洋政府第十一位国家元首,第19任、29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(1922年6月11日—8月5日,1926年5月13日—6月22日) 。
颜惠庆早年毕业于同文馆,后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。民国元年(1912年)后,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、外交总长、内务总长。因长期居次长之位,人称“不倒次长”。曾数次兼、代、署理国务总理,是当时北洋政府“外交系”的重要成员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辞职后退居天津,关心实业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、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及驻美、驻苏大使等职,努力争取援助。辞去公共职务后,仍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,支持抗战。1949年,为反对蒋介石继续内战,曾往北平、石家庄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商谈和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。 1950年在上海逝世,终年73岁。 其日记被整理为《颜惠庆日记》出版。
颜惠庆主要活跃于民国初年的外交舞台,曾参与了外蒙谈判、禁烟谈判、巴黎和会、庚款退还、华盛顿会议、中苏建交谈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,为争取中国权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颜惠庆(1877年4月2日—1950年5月24日),字骏人,出生于中国江苏省(今上海市)。毕业于上海同文馆,弗吉尼亚大学,中国近现代外交家、社会活动家。北洋政府第十一位国家元首,第19任、29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(1922年6月11日—8月5日,1926年5月13日—6月22日) 。
颜惠庆早年毕业于同文馆,后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。民国元年(1912年)后,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、外交总长、内务总长。因长期居次长之位,人称“不倒次长”。曾数次兼、代、署理国务总理,是当时北洋政府“外交系”的重要成员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辞职后退居天津,关心实业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、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及驻美、驻苏大使等职,努力争取援助。辞去公共职务后,仍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,支持抗战。1949年,为反对蒋介石继续内战,曾往北平、石家庄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商谈和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。 1950年在上海逝世,终年73岁。 其日记被整理为《颜惠庆日记》出版。
颜惠庆主要活跃于民国初年的外交舞台,曾参与了外蒙谈判、禁烟谈判、巴黎和会、庚款退还、华盛顿会议、中苏建交谈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,为争取中国权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0 个简析